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是全世界人民的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企業界的一場饕餮盛宴。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更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展示機會。多少企業希望因此一戰成名,于是不惜花費高昂學費也要成為奧運贊助企業俱樂部一員。然而,奧運會只是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不是每一個上臺的都可以成名。據一項統計表明,在1984年奧運會正式商業化之后,直至2004年累計的144家奧運會合作伙伴中,只有約30%的企業是在奧運項目上盈利的,剩余70%的企業在奧運會結束后,也結束了其短期的奧運價值收益。
由此可見,贊助奧運也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對于從未接觸過 奧運營銷 的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離奧運開幕只有100天的時候,我們來盤點下贊助企業在前段時間的表現,可以發現, 奧運營銷 這條路走的并不輕松。
1、對于奧運精神理念與企業品牌文化的契合點沒有找準。
贊助企業要打“奧運”牌,就必須找出企業和奧運之間的內在聯系,挖掘深層次的共同點。但是仍然有些企業找不準這個契合點。象恒源祥,自從贊助奧運以來,除了莫名其妙地給幾位歷屆主席手繡了幾件毛衣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營銷活動,眼睜睜的看著花費巨額學費而無所作為,心里實在難過,于是頂著千夫所指的罵名,硬生生地搞個什么12生肖的廣告,搞得許多消費者聽到“羊”就惡心。誠然,企業的知名度是提高了,但是這和奧運之間有什么關聯呢?企業文化的枯竭讓人感到痛心。
2、營銷手段缺乏創意
大多贊助企業采取的也就是找明星代言人、改善企業CI形象、制作廣告片等,僅僅停留在一般商業宣傳表面做文章。說到底還是對奧運理念理解不夠深刻。 奧運營銷 屬于體育營銷,范圍放廣一點,可以在體育層面上做文章,體育強調“人人參與、不斷超越、挑戰極限”的運動精神;范圍放小一點,可以在奧運會上動腦筋,現代奧運會的主要宗旨為“和平、友誼、進步”,奧林匹克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強”;再縮小一點,可以把目光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理念是“綠色、人文、科技”,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當然奧運的精神內涵與外延遠不只這些,這里只是做個簡單的概括。我要說的是,在營銷活動開展之前,先要把營銷的主要基調和方向確定下來,然后再圍繞這個精神核心開展營銷活動。至于開展什么樣的營銷活動,相信對于這些深諳營銷之道的大企業來說是易如反掌。
3、缺乏系統的長期規劃。
奧運營銷 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企業竟標成功到奧運結束,整個過程大概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奧運前、奧運中和奧運后。針對每個不同的階段,企業采用的營銷策略也應該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中國的企業在以前從來沒有運做奧運的經驗,對于如何在各個階段實施何種營銷策略把握不住,對于即將到來的奧運會,我們的企業將會采取什么樣的營銷活動?奧運會結束后,后期該如何推廣,我們的企業是否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呢?
4、 奧運營銷 敏感度不強
中國企業在奧運事件營銷方面的敏感度顯然不如經驗豐富的跨國企業。象前段時間,可口可樂借助奧運火炬傳遞事件策劃的QQ在線火炬傳遞,就是相當經典的案例。而綜觀國內企業在奧運前這段時間做的前奏活動,似乎都沒有什么影響力。
5、營銷活動同質化現象嚴重
2月9日,北京奧運會獨家供應商華帝股份在京共同宣布:中國第一個奧運社區家庭體育展示活動——“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正式啟動。
4月9日,中國移動啟動“中國移動伴你行——奧運家庭游北京”活動,面向全球征集選拔10個“奧運家庭”免費參加奧運之旅。
4月29日,中國銀行推出“奧運家庭·圓夢北京”——“中行·奧運家庭”活動。活動將產生36個“深圳奧運助威團”家庭親臨奧運現場。
5月23日,湖南省體育局局長李舜宣布,湖南將于6月初推出“迎奧五環瀟湘行”活動。其中,10個決勝“奧運家庭”赴京觀看奧運……
打的都是“家庭”牌。
奧運贊助商青島啤酒的“我是冠軍”、伊利“奧運健康中國行”、 海爾“奧運城市行”,非奧運贊助商蒙牛的“《城市之間》全國10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活動”、新飛電器“2008助威團全國選拔賽”等。
走的都是“全民”路線。
條條大道同羅馬,為何贊助企業都喜歡擠獨木橋呢? 奧運營銷 同質化,宣傳手段平庸化,只會讓企業淹沒在茫茫“紅海”中。
奧運會如同電影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注定了只有少數人獲獎,大多人空手而歸,如果贊助企業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好的創意和方案,并且已經開始執行,或者盲目跟風的話,那么企業該考慮的就是如何面對付出巨額代價后的“后遺癥”了。
由此可見,贊助奧運也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對于從未接觸過 奧運營銷 的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離奧運開幕只有100天的時候,我們來盤點下贊助企業在前段時間的表現,可以發現, 奧運營銷 這條路走的并不輕松。
1、對于奧運精神理念與企業品牌文化的契合點沒有找準。
贊助企業要打“奧運”牌,就必須找出企業和奧運之間的內在聯系,挖掘深層次的共同點。但是仍然有些企業找不準這個契合點。象恒源祥,自從贊助奧運以來,除了莫名其妙地給幾位歷屆主席手繡了幾件毛衣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營銷活動,眼睜睜的看著花費巨額學費而無所作為,心里實在難過,于是頂著千夫所指的罵名,硬生生地搞個什么12生肖的廣告,搞得許多消費者聽到“羊”就惡心。誠然,企業的知名度是提高了,但是這和奧運之間有什么關聯呢?企業文化的枯竭讓人感到痛心。
2、營銷手段缺乏創意
大多贊助企業采取的也就是找明星代言人、改善企業CI形象、制作廣告片等,僅僅停留在一般商業宣傳表面做文章。說到底還是對奧運理念理解不夠深刻。 奧運營銷 屬于體育營銷,范圍放廣一點,可以在體育層面上做文章,體育強調“人人參與、不斷超越、挑戰極限”的運動精神;范圍放小一點,可以在奧運會上動腦筋,現代奧運會的主要宗旨為“和平、友誼、進步”,奧林匹克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強”;再縮小一點,可以把目光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理念是“綠色、人文、科技”,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當然奧運的精神內涵與外延遠不只這些,這里只是做個簡單的概括。我要說的是,在營銷活動開展之前,先要把營銷的主要基調和方向確定下來,然后再圍繞這個精神核心開展營銷活動。至于開展什么樣的營銷活動,相信對于這些深諳營銷之道的大企業來說是易如反掌。
3、缺乏系統的長期規劃。
奧運營銷 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企業竟標成功到奧運結束,整個過程大概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奧運前、奧運中和奧運后。針對每個不同的階段,企業采用的營銷策略也應該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中國的企業在以前從來沒有運做奧運的經驗,對于如何在各個階段實施何種營銷策略把握不住,對于即將到來的奧運會,我們的企業將會采取什么樣的營銷活動?奧運會結束后,后期該如何推廣,我們的企業是否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呢?
4、 奧運營銷 敏感度不強
中國企業在奧運事件營銷方面的敏感度顯然不如經驗豐富的跨國企業。象前段時間,可口可樂借助奧運火炬傳遞事件策劃的QQ在線火炬傳遞,就是相當經典的案例。而綜觀國內企業在奧運前這段時間做的前奏活動,似乎都沒有什么影響力。
5、營銷活動同質化現象嚴重
2月9日,北京奧運會獨家供應商華帝股份在京共同宣布:中國第一個奧運社區家庭體育展示活動——“華帝·奧運家庭進行時”正式啟動。
4月9日,中國移動啟動“中國移動伴你行——奧運家庭游北京”活動,面向全球征集選拔10個“奧運家庭”免費參加奧運之旅。
4月29日,中國銀行推出“奧運家庭·圓夢北京”——“中行·奧運家庭”活動。活動將產生36個“深圳奧運助威團”家庭親臨奧運現場。
5月23日,湖南省體育局局長李舜宣布,湖南將于6月初推出“迎奧五環瀟湘行”活動。其中,10個決勝“奧運家庭”赴京觀看奧運……
打的都是“家庭”牌。
奧運贊助商青島啤酒的“我是冠軍”、伊利“奧運健康中國行”、 海爾“奧運城市行”,非奧運贊助商蒙牛的“《城市之間》全國10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活動”、新飛電器“2008助威團全國選拔賽”等。
走的都是“全民”路線。
條條大道同羅馬,為何贊助企業都喜歡擠獨木橋呢? 奧運營銷 同質化,宣傳手段平庸化,只會讓企業淹沒在茫茫“紅海”中。
奧運會如同電影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注定了只有少數人獲獎,大多人空手而歸,如果贊助企業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好的創意和方案,并且已經開始執行,或者盲目跟風的話,那么企業該考慮的就是如何面對付出巨額代價后的“后遺癥”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奧運營銷,這條路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