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間指的是受眾因為需求多元化以后,其工作生活所呈現出的零碎時間段。如何在碎片化的時間里找到適合的營銷點?首先就是必須以找到適合為客戶進行服務的時間節點,然后據此來觸發服務。例如:停留時間、物流信息、定位信息的收集分析等。通過增加這些維度的分析,才能在會員碎片化的時間里用最適當的方式與會員進行接觸,從而提升會員的體驗度。
過去十幾年里,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及途徑相對都比較單一,“報紙、電視、廣播、電影”。有句話很貼切的描述了當時的場景:白天看報紙、晚上看電視。以2003年為例我們能直觀的看出當時人們接觸的媒體類型:
![T2014082521581265696_570225[1]](http://m.uhkt.cn/file/upload/201408/26/15-12-29-83-1.jpg)
有些媒介已經在互聯網時代消亡或其傳播影響力已經被削弱,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據賽立信調查,中國的電視、廣播、互聯網的接觸率分別是95.8%、62.5%、64.1%,如圖:

而從受眾媒體接觸平均時間來看,互聯網停留的時間比電視、廣播等媒體都要長,分別為:114.2分鐘、103.6分鐘、66.8分鐘。
加之手機平臺的普及,微信、微博的興起讓互聯網新媒體迅速崛起,改變了傳統媒體的競爭格局。
互聯網加快了商品社會發展的部分。商品推陳出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消費品更新換代的周期日益縮短。受眾接觸媒體的碎片化,增加了網商找尋目標消費者的難度。傳統媒體以曝光次數來計費的方式效果日漸甚微。大數據時代,網商需要對受眾接觸的媒體而產生的碎片化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才能有效的鎖定目標消費者。
大部分網店運營及美工都比較關注寶貝詳情頁受眾的停留時間,據此來判斷設計的頁面受歡迎程度。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叫頁面停留時間。頁面停留時間是網站流量分析常用指標。在主流的數據分析工具GoogleAnalytics、WebTrends、Omniture、量子恒道、CNZZ中都有計算。頁面停留時間表示用戶的一次瀏覽行為花了多少時在這個頁面上。直接體現出用戶愿意花多長時間在你的頁面上,通過這個指標可以衡量一些網站頁面、網站產品定位和設計的優劣。
頁面停留時間的長短是否就決定了網頁、產品和設計受歡迎的程度呢?我們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戶購物過程基本路徑是:淘寶首頁->搜索結果頁->寶貝頁面A、B、C 。一般的邏輯判斷頁面停留時間是:用戶離開頁面的時間-進入頁面的時間,那么我們來看如下例子:
假設:

從以上數據顯示,因為無法判斷用戶什么時間離開,最后一個頁面停留時間為0.比如:用戶打開T3頁面時,T2頁面并沒有關閉,用戶可能還在瀏覽T2頁面。這個停留時間的數據是不會被系統記錄的。所以按照常規的邏輯去判斷的停留時間在數據呈現上是有偏差的。雖然數據有偏差,但也不意味著數據就沒有參考價值。數據分析最重要的的一個方法是比對。例如用T4頁面停留時間與T3頁面做對比,就能知道寶貝頁面在受歡迎程度上的一個差異。那么最終我們可以通過數據比對得出的差值,為寶貝頁面的優化提供參考決策依據。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選擇太多,時間太少。深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應該引導或幫助消費者去輕松享受生活。大部分網商在做會員關系管理都是人為設定某個時間節點,例如:上聚劃算品牌團的時候發短信、EDM、或者定好了一個全年的發短信、EDM的周期計劃。長此以往,CRM就淪為一個發短信、發EDM的工具,不但給客戶造成了騷擾,還會直接導致會員的活躍度降低,最終會員慢慢的棄你而去。
那么我們如何抓住受眾的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的營銷呢。首先,以業務節點作為切入點是比較合適的。

其次、我們做營銷尤其是做CRM最難的就是“猜透客戶需要什么”。常規的做法就是根據目標會員進行標簽化管理,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這里會有一個營銷缺陷,就是因為會員在淘寶購買行為的多樣化,打標的精確度往往會有偏差。例如:很多人都是利用自己的ID號去幫別人購買不同的產品(尤其是刷單的號),這種定位出來的會員屬性就會不夠準確。那么如何針對會員開展差異化服務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會員的一個社交圈。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選擇太多,時間太少。深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應該引導或幫助消費者去輕松享受生活。首先,了解目標消費者的生活圈。手機淘寶和微淘是一個不錯的定位工具,結合會員標簽管理功能,在鎖定目標會員功能上進行互補,同時在服務方式上也能做到差異化。比如:用戶經常定位的地址是在上海恒隆廣場附近,那么據此可以判斷會員主要社交圈集中在比較高檔的寫字樓附近的商業中心區。如何你是一家比較大的服飾或者餐飲連鎖店,據此你可以根據其習慣的參與社交活動的時間在結合會員標簽管理功能,主動推送與其生活圈相吻合的營銷服務信息。抓住了會員碎皮化的時間,就能把營銷做到事半功倍,變被動營銷為主動營銷。
大數據時代的背景
過去十幾年里,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及途徑相對都比較單一,“報紙、電視、廣播、電影”。有句話很貼切的描述了當時的場景:白天看報紙、晚上看電視。以2003年為例我們能直觀的看出當時人們接觸的媒體類型:
![T2014082521581265696_570225[1]](http://m.uhkt.cn/file/upload/201408/26/15-12-29-83-1.jpg)
有些媒介已經在互聯網時代消亡或其傳播影響力已經被削弱,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據賽立信調查,中國的電視、廣播、互聯網的接觸率分別是95.8%、62.5%、64.1%,如圖:

而從受眾媒體接觸平均時間來看,互聯網停留的時間比電視、廣播等媒體都要長,分別為:114.2分鐘、103.6分鐘、66.8分鐘。

加之手機平臺的普及,微信、微博的興起讓互聯網新媒體迅速崛起,改變了傳統媒體的競爭格局。
碎片化媒體改變廣告投放方式
互聯網加快了商品社會發展的部分。商品推陳出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消費品更新換代的周期日益縮短。受眾接觸媒體的碎片化,增加了網商找尋目標消費者的難度。傳統媒體以曝光次數來計費的方式效果日漸甚微。大數據時代,網商需要對受眾接觸的媒體而產生的碎片化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才能有效的鎖定目標消費者。
頁面停留時間碎片化
大部分網店運營及美工都比較關注寶貝詳情頁受眾的停留時間,據此來判斷設計的頁面受歡迎程度。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叫頁面停留時間。頁面停留時間是網站流量分析常用指標。在主流的數據分析工具GoogleAnalytics、WebTrends、Omniture、量子恒道、CNZZ中都有計算。頁面停留時間表示用戶的一次瀏覽行為花了多少時在這個頁面上。直接體現出用戶愿意花多長時間在你的頁面上,通過這個指標可以衡量一些網站頁面、網站產品定位和設計的優劣。
頁面停留時間的長短是否就決定了網頁、產品和設計受歡迎的程度呢?我們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戶購物過程基本路徑是:淘寶首頁->搜索結果頁->寶貝頁面A、B、C 。一般的邏輯判斷頁面停留時間是:用戶離開頁面的時間-進入頁面的時間,那么我們來看如下例子:
假設:

從以上數據顯示,因為無法判斷用戶什么時間離開,最后一個頁面停留時間為0.比如:用戶打開T3頁面時,T2頁面并沒有關閉,用戶可能還在瀏覽T2頁面。這個停留時間的數據是不會被系統記錄的。所以按照常規的邏輯去判斷的停留時間在數據呈現上是有偏差的。雖然數據有偏差,但也不意味著數據就沒有參考價值。數據分析最重要的的一個方法是比對。例如用T4頁面停留時間與T3頁面做對比,就能知道寶貝頁面在受歡迎程度上的一個差異。那么最終我們可以通過數據比對得出的差值,為寶貝頁面的優化提供參考決策依據。
服務要碎片化,不能是固定式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選擇太多,時間太少。深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應該引導或幫助消費者去輕松享受生活。大部分網商在做會員關系管理都是人為設定某個時間節點,例如:上聚劃算品牌團的時候發短信、EDM、或者定好了一個全年的發短信、EDM的周期計劃。長此以往,CRM就淪為一個發短信、發EDM的工具,不但給客戶造成了騷擾,還會直接導致會員的活躍度降低,最終會員慢慢的棄你而去。
那么我們如何抓住受眾的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的營銷呢。首先,以業務節點作為切入點是比較合適的。

其次、我們做營銷尤其是做CRM最難的就是“猜透客戶需要什么”。常規的做法就是根據目標會員進行標簽化管理,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這里會有一個營銷缺陷,就是因為會員在淘寶購買行為的多樣化,打標的精確度往往會有偏差。例如:很多人都是利用自己的ID號去幫別人購買不同的產品(尤其是刷單的號),這種定位出來的會員屬性就會不夠準確。那么如何針對會員開展差異化服務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會員的一個社交圈。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選擇太多,時間太少。深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應該引導或幫助消費者去輕松享受生活。首先,了解目標消費者的生活圈。手機淘寶和微淘是一個不錯的定位工具,結合會員標簽管理功能,在鎖定目標會員功能上進行互補,同時在服務方式上也能做到差異化。比如:用戶經常定位的地址是在上海恒隆廣場附近,那么據此可以判斷會員主要社交圈集中在比較高檔的寫字樓附近的商業中心區。如何你是一家比較大的服飾或者餐飲連鎖店,據此你可以根據其習慣的參與社交活動的時間在結合會員標簽管理功能,主動推送與其生活圈相吻合的營銷服務信息。抓住了會員碎皮化的時間,就能把營銷做到事半功倍,變被動營銷為主動營銷。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碎片化時間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