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些寶貝哪里買的?”“網上淘來的,千把塊錢。”新華坊小區的段平,擺弄著一套音響告訴大學同學。網絡交易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帶來這一變化的是數以萬計的網商。
如果說幾年前,網商還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現在,它正成為最大的商幫。9月14日至16日,4萬名網商在杭州快樂地度過了自己的節日——網商大會。借助網絡平臺,小網民成了個人網商,小公司擴展成了規模更大的企業網商。他們是如何在網絡世界中打開一扇創業、生意之門的?
網商一:鐵桿粉絲
讓紀念品發揮余熱 追星追出的新創意
桌子上,書架上,抽屜里,床頭邊,擺滿了明星的照片、寫真集、CD、雜志等等。小小的閨房顯得有點擁擠。
有一天,她突然發現自己“長大了,這些東西用不上了”。怎么處理?扔了,覺得有點可惜。這點小事,曾“困擾”了杭州女孩——某知名外企杭州分公司員工陸曉艷好一陣子。
她是韓國H.O.T組合等明星的鐵桿粉絲,幾年來,逛街淘寶店,搜到了幾百張明星照片,以及“木佬佬”的CD、雜志等。“就像許多女孩子那樣,逛銀泰、百大,大袋小袋的衣服拎回家,后來發現都穿不了。我買的明星紀念物品也有些沒看到、聽過,基本上有九成新。”
那就拿到網上去賣吧,讓它們發揮“余熱”掙點小錢。“哈韓族、孩子們應該會喜歡。像H.O.T組合早已解散了,他們的紀念物品會更加珍貴。如果學生到市場上買,價格不菲,而我可以把價格放低點,比如原價的一半。”她為自己的想法而興奮。
于是,去年年初,她成了淘寶網的一名會員。她給這些“珍藏品”拍照,圖片掛到網店上,并用優美的文字作了說明。幾天后,就有人點擊要了:是H.O.T組合的一套寫真集。對方通過支付寶付了錢,雖然只有十多塊錢,可她為此高興得不得了。
就這樣,利用空閑時間,她把什么玩偶、明星的像章等東西,以及朋友送的、家里閑置不用的特色物品,都掛到網店上,“滿足了某些特定人的需求”。
“不過,有時因沒有及時更新網店產品,或數目不夠網店被解散,成了散兵游勇。雖然游蕩在網上,但被買家搜索到的機會就少多了。”自稱是“業余網商”的她自嘲道。
網絡無國界,即使離你再遙遠的人,都可以和你網上做生意。陸曉艷說,“賣出了二三十件物品吧,收入多少?哈哈,講不上有什么贏利,就當用這個創意為社會做點貢獻吧。”不過據她身邊好友透露,她賣出的東西遠不止這么點。
網商二:女大學生
唇膏團購發現商機 千元挖到“第一桶金”
“‘下沙十四娘’你聽說過嗎?”
“曉得。就是那個在網上開化妝品專賣網店的。我們下沙高教園區的不少女生都去逛過,在網店里可以淘到昭貴、嬋真、SUKI、屈臣士、VOV、THE FACE SHOP、相宜本草等品牌化妝品的原裝產品‘寶貝’。”見“十四娘”前,我特意向杭師大女生小金打探。
在下沙高沙商業街邊的一個小區里,我們找到了網店的主人——軒改芝,一個去年畢業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女大學生。20多平方米的網店里,擺放著一臺電腦、一張紅沙發,兩排貨架上擺滿了各類化妝品。
對像軒改芝這樣既無多少資金又無經驗的小網商來說,她如何從網絡世界中打開一扇創業之門?
軒改芝說,是一次唇膏團購中發現商機的。去年8月的一天,她在網上閑逛,看到有網友發帖說嘴唇太干,希望有人推薦個好用的唇膏。軒改芝讀大學時,曾打工推銷過化妝品,剛好能組織到美國某品牌唇膏的貨源。于是,她組織了一次團購,之后,40多名參加團購的網友,她一一送貨上門,雖然累壞了,可打工的經歷,和網購的成功讓她萌發了一個念頭:在網上開家化妝品店。
幾天后,網店“杭州下沙十四娘化妝品專賣”在淘寶網上開張。不過,她很快對網店的產品重新定位:城里的白領對品牌要求比較高,而自己沒有多少錢,組織不到足夠的貨源和品種。“不如做下沙大學城學生的生意,學生好打交道,價格要實惠,基本在10-50元之間。”
第一個月,她用銀行卡里打工攢下的1000多元錢,挖到了網上“第一桶金”——900元。
軒改芝點擊“網店”給我們看,網上曬著很多品牌化妝品的照片,“大概展示的產品有300多個。利潤其實不高的,我們一般會在產品市場價的基礎上再打六七折。薄利多銷,平均一天能接二三十單生意。”軒改芝說,原裝的產品還吸引了杭州市區,甚至寧波、溫州等地的客戶下單。“和客戶網上選好品種、談好價后,送貨上門或者她們直接到店里來淘,30%是通過支付寶交易的。”
每天早上9點,軒改芝就在店里忙開了,整理、補貨,店里一個3平方米大的倉庫也派上用場。“開網店產品要足夠好,庫存要跟得上,更要講誠信。”軒改芝說。
采訪結束臨走上車前,我們問她:“你每個月能掙多少?”
“七八千吧。我現還在下沙高教園區招了六七個學生代理呢!”
“蠻不錯啊。哪天我也讓我老婆也開網店試試。”同行的攝影記者笑著說。
網商三:首席銷售員
8個月搞定2000萬的年銷售任務 他的博客故事被四處轉帖
余偉國,“2007中國十大網商”之一。9月15日那天,因臨時去外地見客戶,一時趕不回杭州參加頒獎典禮。
打他辦公室電話,通了。“我還在外地。這次電話轉接到手機上,也是為了方便客戶聯系到我。”
余偉國是杭州傳化貿易有限公司的一名業務員。2006年,他僅用了8個月就完成了公司要求的全年2000萬的銷售任務。有人在網上給他封了名號——首席銷售員。
出差在外,筆記本電腦隨身帶。2年前,他加入阿里巴巴誠信通,一般每天會花兩三個小時到阿里巴巴網站更新、維護產品信息,并活躍于網站的論壇和博客。
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花在網絡上的兩三個小時,比同樣花在傳統的銷售方式上的時間所收獲的要多得多,“不僅能減少費用,效率也越來越高,輻射范圍越來越廣。如果一個一個電話地打,或上門推銷,哪來得及?”在他的業績中,有一半來自于網絡,在他的大客戶名單里,前5位中有3位也是通過網絡認識的。目前,他的業務始終保持著30%-50%的增長速度。
和一些專業知識豐富的老一輩業務員相比,余偉國懂得利用網絡來為業務做營銷推廣,而和他同輩的年輕人也經常上網,卻不如他那么早意識到網絡能給業務帶來機會。
于是,他把自己的故事寫在博客上,和大家分享。他說,這些方法是人們能做到的。一時間,他的《8個月2000萬,化工銷售如此簡單?》被網商們點擊、四處轉帖——
我每天更新阿里巴巴中的供求信息,盡量做到排名靠前,對同一品種的產品,根據不同用途進行描述,再發布為供求信息,做到同一品種可以有4-5個的供求信息。
在各類化工網站中建立公司網址,發布供求信息和產品,留下的聯系方式多為手機……同時把網址提交到百度、goole、雅虎等免費的搜索引擎中,一般兩個月提交一次。
……
現在,在余偉國的影響下,公司里的其他幾名業務員也開始在網站上經營產品。
網商“錢”景
3000萬人在“網”錢
“網商”,顧名思義就是指從事電子商務、以網絡貿易為業的人。
如果說幾年之前,網商還被視為徘徊在主流商業圈之外的一個群體,那么,今天網商已經成為了商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說,以前曾有浙商、蘇商、粵商之分,但現在,毫無疑問,網商正成為最大的商幫。
記者拿到的《網商崛起——2007中國網商發展研究報告》(網商大會組委會發布)顯示,網商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和積累,已進入“全面崛起”的階段,網商人數已從2004年的400萬人發展到如今的3000萬人;網絡貿易交易額占企業銷售額的平均比重也從2005年的9.85%上升到去年16.62%;截至今年一季度,僅淘寶網就在網上創造了超過10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在數以萬計的網商群體中,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從事電子商務的浙商們顯得更為出眾。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我省電子商務網上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目前已有上千家行業網站,占全國一半以上。
阿里巴巴B2B總裁衛哲對媒體表示,自從有了電子商務,世界就是平的。大公司不再獨享信息和渠道壟斷的優勢,而在全球信息對稱、機會均等的基礎上,中小企業將擁有更多的介入機會和發展動力,依靠自身機動靈活的優勢獲得更大成長空間。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個網商的“網事” 月薪過萬算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