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希望。
每年一度的全國 兩會 如約而至。來自全國各地的零售行業全國人大代表帶著一年中新的行業“民情民心”來到北京。
在全國 兩會 召開之前,《中國商報·超市周刊》通過采訪搜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尤其是區域中小零售企業經營者對于當前行業發展、企業發展等方面的一些實際情況與問題。我們將這些來自全國各地全新的企業民情及時與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進行交流溝通,為促進行業的發展盡到一份行業媒體的應承擔的責任。
兩會 :我們想對你說
商業網點規劃要切實執行
北京超市發總裁 李燕川
近兩年來傳統零售業的發展放緩,消費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對于商超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挑戰,這也給了實體零售企業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首先是對商超企業經營的規范需要加強。在國家大力倡導食品安全的背景下,還有一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觸碰底線,以次充好、食品過期等事件接連發生。究其根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違法成本太低,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督監管,對于違法違規事件加大懲處力度。
其次就是建議對于商業網點的規劃要切實執行。商圈內并不是賣場越多越有利于市場的發展、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提高。相反,網點的無序規劃容易使得商家之間產生惡性競爭,甚至出現一些企業為了打價格戰在商品、服務上縮水的現象。
實際上對于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建議早在多年之前就開始提及,但相關監管部門一直沒有進行切實有效的執行,希望這些問題能夠盡快解決。
政策更多支持社區商業
天津津工超市董事長 盧代盛
社區店作為民生行業的一種業態,應該得到國家政策上的更多支持。目前津工超市已經開始向社區綜合服務商方向轉型,這一過程中涉及到居民家電維修、社區養老項目、各種收費的代繳等服務,其中一些項目目前都是虧損在運營。
比如代收司機違規罰款,我們一年代收達到了120多萬元,但因此帶給我們的成本卻高達200萬元,我們收取3元/筆的手續費還受到一些輿論的不理解。希望國家在民生行業能夠給予更多支持,為企業創造一個利好的市場環境。
稅收負擔依然重
河北惠友商業集團董事長 張健
隨著內資零售企業的壯大,外資零售企業在國內的領先優勢在逐漸縮小,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也在縮小。但由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對于外資企業的青睞,使得實力并不占優的區域型零售企業在市場拓展中屢屢受到地方政府的冷落。建議政府加大對區域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淡化外資企業在市場中的強勢地位。
另外,目前有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希望能通過自建物業的方式進行拓展,但與大型商業地產開發商相比,零售企業很難與其在同一個平臺上競標購地。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夠以城市規劃為先,對于零售商自建物業進行商業經營的項目給予政策支持。
合并納稅、重復納稅也是目前零售企業比較棘手的問題。同一家企業下的門店由于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省份,在納稅方面就必須分別繳納,同時企業總部也要根據自身企業的經營規模繳納相應的稅收。這就很容易出現公司與門店之間重復繳稅的現象。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積極調整稅收政策,給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寬松、公平的市場環境。
江西景德鎮景客隆超市董事長 徐潤生
由于地方政府的招商政策,中小企業往往成為網點無序建設中的受害一方。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關于城市網點規劃的政策、制度。
目前我們在享受工商用電同價政策上,還是不能得到切實的利益。一些工業用電可以通過波谷電價節約成本,但商業用電在營業時間上卻不像工業用電那樣靈活。
另外就是稅收問題。隨著市場的細分,企業經營的方式也越來越靈活,比如企業通過聯營招商的方式經營門店,就存在著重復納稅的現象,同樣一項業務經營企業和入住的商戶都需要繳納重復的稅種。希望在稅收方面,相關部門能夠做出相應調整。
陜西紅葉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葉希霞
希望費用能降下來。
現在收費項目繁多,有城管費、衛生費、年檢費、質檢費、綠化費、市容費、消防費、編碼費等等。比如質檢費,每個店要交1千多元,我們企業有60多個店;還有進網費,每家店380多元。
我們企業2012年銷售額1個億,比2011年提高30%,商品毛利率23個點左右,也在提高。但勞務成本、房租成本等費用同時也上漲了30%。
保定市美聯好超市總經理 薄順利
目前我們希望解決的問題,一是資金問題。
二是政策落實問題。
比如刷卡手續費費率,新政策出臺后,不降反升。
以前我們是0.55個點,現在地方銀行規定,總店數在18個以下的超市企業,刷卡費率提高到0.78個點,只有18個店以上的超市企業刷卡費率才降到0.35個點。
而我們企業只有4個店,雖然2012年銷售額1個多億,但刷卡費率卻提高到0.78個點。對于微利的超市行業,我們的經營壓力更大了。
三是看不到具體利好政策。
今后我們想發展鄉鎮店,雖然有“萬村千鄉”等發展鄉鎮政策,但具體到地方,卻看不到什么利好。另外現在農村地區消費水平低,消費觀念不強,如果政策再不明朗,消費就很難拉動。
經營成本急需降
天津勸寶超市總經理 楊景奎
對于縣域企業來講,成本上漲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尤為明顯。零售企業的利潤本來就低,人力、物業租金成本的上漲使得以租賃為主的企業負擔加重。希望國家能夠在扶持縣域中小企業的政策方面加大貫徹執行力度。
另外,對于中小零售企業來講商品的進貨成本很高,這是由于流通體系中代理商環節太多造成的,希望國家能夠在這方面能夠做出政策性調整。
山東東營勝大超市總經理 張強
希望政府能夠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重新評估實體零售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行業特點,適當減輕企業發展的負擔。
這一負擔主要體現在成本的持續上升與企業盈利能力的下降上。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水電已經占到企業經營總成本的70%至80%以上,人員工資從原來地方的900元直線升至1100元、1300元,企業還要負責員工的各項社會保險支出。但是零售企業一線員工流動率一般都在40%以上,這對于企業來講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損失。
區域型中小企業一般都無力自建商業項目,采取租賃的方式不僅要支付日漸上漲的房租,有時還不得不從二房東那里租賃物業。在享受工商水電同價的問題上,商業企業也是一直沒能得到切實的實惠。
零售企業以上的主要幾項成本累計一般都占到了企業銷售額的10%以上,這對于毛利率只有十幾個點的零售企業來講,基本是不盈利的。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了解到實體連鎖零售企業的行業特點,在一些政策的落實上積極支持零售企業的發展,減輕企業負擔。
內蒙古集寧區億佳美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雨琪
現在整個成本都在上漲,包括社會成本、勞務成本等。
我們現在有20多家店,主要是標超、社區店,目前的主要經營工作由我父親在打理,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我目前沒有什么成熟的想法,我也不喜歡和政府打交道。
我們的銷售卻面臨著一些問題。就方便面、飲料這一部分來講,比如康師傅,由于消費者受“日資”的輿論影響很深,很多消費者抵制“日貨”,拒絕購買,這一塊我們已經全部下架。但問題是,我們很難找到同類的替代品。
安陽市圣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秦勝軍
我們主要在農村市場經營,但目前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毛利空間小等問題,希望能得到政府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的扶持,這樣企業才能“跑”得更快。
以前農村勞動力剩余,但現在隨著農民工進城務工,留在農村的年齡偏高,在農村現在不太容易招到人,即使招到人,素質也不高。
2009年我們提出“在農村享受到城市般的生活”,但現在由于毛利水平不高,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前幾年我們的毛利率能達到22%,凈利潤率在4%到5%之間,但在2012年,我們的毛利率降到了12%,凈利潤率在2%左右,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的話,很快就會降到1個點。
我們一直在嘗試做高毛利的商品,但在農村,消費者接受不了這樣的商品。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這會降低我們經營者信心的。
政策支持落實難
WOWO(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 湯耀華
一是希望便利店能取得政府的支持,希望政府用綜合性的管理手段,保證便利店的發展。
全家、7—11等便利店,很多都是地方政府邀請的。便利店只有取得政府的先期支持,才能在全國大發展。
哈爾濱中央紅小月亮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孫熙超
我希望政府著手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加大社區商業網點規劃和網點建設。比如哈爾濱,整個城區擴展后,政府部門比較重視購物中心的建設,但社區商業網點規劃階段性忽視,規劃力度不高。
導致的問題是,后期購物中心容易飽和,但由于社區商業網點缺少,社區服務功能不足,在功能匹配上不能滿足居民需求。哈爾濱這點很明顯,希望政府多投入資金,不能只從開發商的角度追求經濟效益,而要多考慮和滿足居民需求。
二是菜市場的建設問題。我認為,除了商超,馬路市場也應該存在,但在二三四線城市,由于經營成本過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菜市場建設嚴重滯后。希望政府整合各方面資源,重視菜市場的建設。
三是蔬果等農產品流通問題。雖然現在有了農超對接,商超企業到基地直采,但應當看到,目前農超對接只是個別品種的對接,目前農產品流通主要還是由基地先到批發市場,然后才進入商超。
不過問題是,現在批發市場壟斷嚴重。批發市場通過壟斷,控制市場,然后加價,而菜農又沒有選擇,最后導致菜價過高。希望政府能引入批發市場競爭機制,解決壟斷問題。
山東巨野佳和購物廣場董事長 侯月木
希望政府加大對零售等服務行業的支持,加強對零售網點的扶持。
滄州百匯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再修
我們企業目前只有一家店,在運營上目前還未遇到大的問題,比較成熟的建議還沒有想到。
大慶市名仕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風華
當前政府主要支持重點省會城市、地方特色產業,對小城市零售企業進一步的具體政策扶持沒有。我們企業主營鞋類商品,2012年營業額為7000萬元左右。由于受經濟形勢、電子商務的影響,我們目前面臨的經營壓力很大。
不過我認為當前企業面臨的問題,政府支持不是主要的。其實政府在稅收減免等方面也給出了很多優惠,比如零售企業工商管理費不再收取,不過在企業發展方向引導等方面還不夠。
對于企業來說,我認為當前需要改進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管理模式上的完善,二是更好地經營產品,滿足百姓需求,提高利潤。
新鄉市長垣縣華隆超市董事長 牛紅要
當前我們企業發展勢頭很好,在向政府提案方面目前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今后在發展過程中如企業遇到相關問題需要解決,我會和貴報及時溝通。
時評:政府應為中小企業減稅減費
胡宗利
說句老實話吧,在沒做這期 兩會 專題之前,筆者沒想到中小企業除了稅以外,還有那么多的費!
國務院曾多次發文要求減輕企業負擔,近年來包括增值稅改革、暫免利息稅等財政讓利舉措也接連出臺。遺憾的是,合并納稅、重復納稅仍是目前零售企業比較棘手的問題。同一家企業下的門店由于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省份,在納稅方面就必須分別繳納,同時企業總部也要根據自身企業的經營規模繳納相應的稅收。這就很容易出現公司與門店之間重復繳稅的現象。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積極調整稅收政策,給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寬松、公平的市場環境。
需要提及的是,中小企業稅費負擔主要處于隱性化狀態。在減稅呼聲的大語境下,未來稅率與稅種的減少或將成為趨勢,而各種非稅收費則成為遏制企業生命力的真正“抽血機”。 現在收費項目繁多,有城管費、衛生費、年檢費、質檢費、綠化費、市容費、消防費、編碼費等等。
而各個收費部門往往都手握重權,企業為了成功“通關”,不得不屈就于各種潛規則,在支付了林林總總的各種費用之外,對各種所謂的“公關費用”也難以免俗。
在物流運輸這一塊,也尤其明顯。比如高速公路收費的不透明問題較為明顯,并被指為國內物流成本偏高的成因之一。
其實在國外,非稅收入也一直存在,但由于將這部分行政收入納入財政預算,并同時讓議會監督,保證信息公開,非稅收入具備了有償性和非強制性,所以更加易于被民眾接受。但時下,我們各種巧立名目的非稅收入因脫離了預算監管體系,而儼然成為各級地方財政的“無本之利”,進而成為行政部門與企業實體爭利或者巧取豪奪的主要渠道。
統計顯示,國內一般競爭性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只有3%-5%,且平均壽命不足三年。顯然,中小企業微薄的利潤空間與脆弱的生命力著實讓人唏噓,在夾縫中勉強度日已成為其生存狀況的寫照。
可以想見的是,一旦實體領域對資本的吸引力愈來愈小,那么整個經濟將會因失去根基而成為一座空中樓閣。去除各種違規收費,降低企業隱性成本,包括為中小企業松綁,已然成為相關部門的“必修課”之一。
每年一度的全國 兩會 如約而至。來自全國各地的零售行業全國人大代表帶著一年中新的行業“民情民心”來到北京。
在全國 兩會 召開之前,《中國商報·超市周刊》通過采訪搜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尤其是區域中小零售企業經營者對于當前行業發展、企業發展等方面的一些實際情況與問題。我們將這些來自全國各地全新的企業民情及時與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進行交流溝通,為促進行業的發展盡到一份行業媒體的應承擔的責任。
兩會 :我們想對你說
商業網點規劃要切實執行
北京超市發總裁 李燕川
近兩年來傳統零售業的發展放緩,消費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對于商超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挑戰,這也給了實體零售企業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首先是對商超企業經營的規范需要加強。在國家大力倡導食品安全的背景下,還有一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觸碰底線,以次充好、食品過期等事件接連發生。究其根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違法成本太低,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督監管,對于違法違規事件加大懲處力度。
其次就是建議對于商業網點的規劃要切實執行。商圈內并不是賣場越多越有利于市場的發展、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提高。相反,網點的無序規劃容易使得商家之間產生惡性競爭,甚至出現一些企業為了打價格戰在商品、服務上縮水的現象。
實際上對于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建議早在多年之前就開始提及,但相關監管部門一直沒有進行切實有效的執行,希望這些問題能夠盡快解決。
政策更多支持社區商業
天津津工超市董事長 盧代盛
社區店作為民生行業的一種業態,應該得到國家政策上的更多支持。目前津工超市已經開始向社區綜合服務商方向轉型,這一過程中涉及到居民家電維修、社區養老項目、各種收費的代繳等服務,其中一些項目目前都是虧損在運營。
比如代收司機違規罰款,我們一年代收達到了120多萬元,但因此帶給我們的成本卻高達200萬元,我們收取3元/筆的手續費還受到一些輿論的不理解。希望國家在民生行業能夠給予更多支持,為企業創造一個利好的市場環境。
稅收負擔依然重
河北惠友商業集團董事長 張健
隨著內資零售企業的壯大,外資零售企業在國內的領先優勢在逐漸縮小,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也在縮小。但由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對于外資企業的青睞,使得實力并不占優的區域型零售企業在市場拓展中屢屢受到地方政府的冷落。建議政府加大對區域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淡化外資企業在市場中的強勢地位。
另外,目前有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希望能通過自建物業的方式進行拓展,但與大型商業地產開發商相比,零售企業很難與其在同一個平臺上競標購地。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夠以城市規劃為先,對于零售商自建物業進行商業經營的項目給予政策支持。
合并納稅、重復納稅也是目前零售企業比較棘手的問題。同一家企業下的門店由于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省份,在納稅方面就必須分別繳納,同時企業總部也要根據自身企業的經營規模繳納相應的稅收。這就很容易出現公司與門店之間重復繳稅的現象。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積極調整稅收政策,給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寬松、公平的市場環境。
江西景德鎮景客隆超市董事長 徐潤生
由于地方政府的招商政策,中小企業往往成為網點無序建設中的受害一方。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關于城市網點規劃的政策、制度。
目前我們在享受工商用電同價政策上,還是不能得到切實的利益。一些工業用電可以通過波谷電價節約成本,但商業用電在營業時間上卻不像工業用電那樣靈活。
另外就是稅收問題。隨著市場的細分,企業經營的方式也越來越靈活,比如企業通過聯營招商的方式經營門店,就存在著重復納稅的現象,同樣一項業務經營企業和入住的商戶都需要繳納重復的稅種。希望在稅收方面,相關部門能夠做出相應調整。
陜西紅葉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葉希霞
希望費用能降下來。
現在收費項目繁多,有城管費、衛生費、年檢費、質檢費、綠化費、市容費、消防費、編碼費等等。比如質檢費,每個店要交1千多元,我們企業有60多個店;還有進網費,每家店380多元。
我們企業2012年銷售額1個億,比2011年提高30%,商品毛利率23個點左右,也在提高。但勞務成本、房租成本等費用同時也上漲了30%。
保定市美聯好超市總經理 薄順利
目前我們希望解決的問題,一是資金問題。
二是政策落實問題。
比如刷卡手續費費率,新政策出臺后,不降反升。
以前我們是0.55個點,現在地方銀行規定,總店數在18個以下的超市企業,刷卡費率提高到0.78個點,只有18個店以上的超市企業刷卡費率才降到0.35個點。
而我們企業只有4個店,雖然2012年銷售額1個多億,但刷卡費率卻提高到0.78個點。對于微利的超市行業,我們的經營壓力更大了。
三是看不到具體利好政策。
今后我們想發展鄉鎮店,雖然有“萬村千鄉”等發展鄉鎮政策,但具體到地方,卻看不到什么利好。另外現在農村地區消費水平低,消費觀念不強,如果政策再不明朗,消費就很難拉動。
經營成本急需降
天津勸寶超市總經理 楊景奎
對于縣域企業來講,成本上漲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尤為明顯。零售企業的利潤本來就低,人力、物業租金成本的上漲使得以租賃為主的企業負擔加重。希望國家能夠在扶持縣域中小企業的政策方面加大貫徹執行力度。
另外,對于中小零售企業來講商品的進貨成本很高,這是由于流通體系中代理商環節太多造成的,希望國家能夠在這方面能夠做出政策性調整。
山東東營勝大超市總經理 張強
希望政府能夠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重新評估實體零售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行業特點,適當減輕企業發展的負擔。
這一負擔主要體現在成本的持續上升與企業盈利能力的下降上。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水電已經占到企業經營總成本的70%至80%以上,人員工資從原來地方的900元直線升至1100元、1300元,企業還要負責員工的各項社會保險支出。但是零售企業一線員工流動率一般都在40%以上,這對于企業來講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損失。
區域型中小企業一般都無力自建商業項目,采取租賃的方式不僅要支付日漸上漲的房租,有時還不得不從二房東那里租賃物業。在享受工商水電同價的問題上,商業企業也是一直沒能得到切實的實惠。
零售企業以上的主要幾項成本累計一般都占到了企業銷售額的10%以上,這對于毛利率只有十幾個點的零售企業來講,基本是不盈利的。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了解到實體連鎖零售企業的行業特點,在一些政策的落實上積極支持零售企業的發展,減輕企業負擔。
內蒙古集寧區億佳美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雨琪
現在整個成本都在上漲,包括社會成本、勞務成本等。
我們現在有20多家店,主要是標超、社區店,目前的主要經營工作由我父親在打理,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我目前沒有什么成熟的想法,我也不喜歡和政府打交道。
我們的銷售卻面臨著一些問題。就方便面、飲料這一部分來講,比如康師傅,由于消費者受“日資”的輿論影響很深,很多消費者抵制“日貨”,拒絕購買,這一塊我們已經全部下架。但問題是,我們很難找到同類的替代品。
安陽市圣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秦勝軍
我們主要在農村市場經營,但目前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毛利空間小等問題,希望能得到政府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的扶持,這樣企業才能“跑”得更快。
以前農村勞動力剩余,但現在隨著農民工進城務工,留在農村的年齡偏高,在農村現在不太容易招到人,即使招到人,素質也不高。
2009年我們提出“在農村享受到城市般的生活”,但現在由于毛利水平不高,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前幾年我們的毛利率能達到22%,凈利潤率在4%到5%之間,但在2012年,我們的毛利率降到了12%,凈利潤率在2%左右,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的話,很快就會降到1個點。
我們一直在嘗試做高毛利的商品,但在農村,消費者接受不了這樣的商品。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這會降低我們經營者信心的。
政策支持落實難
WOWO(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 湯耀華
一是希望便利店能取得政府的支持,希望政府用綜合性的管理手段,保證便利店的發展。
全家、7—11等便利店,很多都是地方政府邀請的。便利店只有取得政府的先期支持,才能在全國大發展。
哈爾濱中央紅小月亮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孫熙超
我希望政府著手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加大社區商業網點規劃和網點建設。比如哈爾濱,整個城區擴展后,政府部門比較重視購物中心的建設,但社區商業網點規劃階段性忽視,規劃力度不高。
導致的問題是,后期購物中心容易飽和,但由于社區商業網點缺少,社區服務功能不足,在功能匹配上不能滿足居民需求。哈爾濱這點很明顯,希望政府多投入資金,不能只從開發商的角度追求經濟效益,而要多考慮和滿足居民需求。
二是菜市場的建設問題。我認為,除了商超,馬路市場也應該存在,但在二三四線城市,由于經營成本過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菜市場建設嚴重滯后。希望政府整合各方面資源,重視菜市場的建設。
三是蔬果等農產品流通問題。雖然現在有了農超對接,商超企業到基地直采,但應當看到,目前農超對接只是個別品種的對接,目前農產品流通主要還是由基地先到批發市場,然后才進入商超。
不過問題是,現在批發市場壟斷嚴重。批發市場通過壟斷,控制市場,然后加價,而菜農又沒有選擇,最后導致菜價過高。希望政府能引入批發市場競爭機制,解決壟斷問題。
山東巨野佳和購物廣場董事長 侯月木
希望政府加大對零售等服務行業的支持,加強對零售網點的扶持。
滄州百匯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再修
我們企業目前只有一家店,在運營上目前還未遇到大的問題,比較成熟的建議還沒有想到。
大慶市名仕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風華
當前政府主要支持重點省會城市、地方特色產業,對小城市零售企業進一步的具體政策扶持沒有。我們企業主營鞋類商品,2012年營業額為7000萬元左右。由于受經濟形勢、電子商務的影響,我們目前面臨的經營壓力很大。
不過我認為當前企業面臨的問題,政府支持不是主要的。其實政府在稅收減免等方面也給出了很多優惠,比如零售企業工商管理費不再收取,不過在企業發展方向引導等方面還不夠。
對于企業來說,我認為當前需要改進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管理模式上的完善,二是更好地經營產品,滿足百姓需求,提高利潤。
新鄉市長垣縣華隆超市董事長 牛紅要
當前我們企業發展勢頭很好,在向政府提案方面目前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今后在發展過程中如企業遇到相關問題需要解決,我會和貴報及時溝通。
時評:政府應為中小企業減稅減費
胡宗利
說句老實話吧,在沒做這期 兩會 專題之前,筆者沒想到中小企業除了稅以外,還有那么多的費!
國務院曾多次發文要求減輕企業負擔,近年來包括增值稅改革、暫免利息稅等財政讓利舉措也接連出臺。遺憾的是,合并納稅、重復納稅仍是目前零售企業比較棘手的問題。同一家企業下的門店由于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省份,在納稅方面就必須分別繳納,同時企業總部也要根據自身企業的經營規模繳納相應的稅收。這就很容易出現公司與門店之間重復繳稅的現象。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積極調整稅收政策,給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寬松、公平的市場環境。
需要提及的是,中小企業稅費負擔主要處于隱性化狀態。在減稅呼聲的大語境下,未來稅率與稅種的減少或將成為趨勢,而各種非稅收費則成為遏制企業生命力的真正“抽血機”。 現在收費項目繁多,有城管費、衛生費、年檢費、質檢費、綠化費、市容費、消防費、編碼費等等。
而各個收費部門往往都手握重權,企業為了成功“通關”,不得不屈就于各種潛規則,在支付了林林總總的各種費用之外,對各種所謂的“公關費用”也難以免俗。
在物流運輸這一塊,也尤其明顯。比如高速公路收費的不透明問題較為明顯,并被指為國內物流成本偏高的成因之一。
其實在國外,非稅收入也一直存在,但由于將這部分行政收入納入財政預算,并同時讓議會監督,保證信息公開,非稅收入具備了有償性和非強制性,所以更加易于被民眾接受。但時下,我們各種巧立名目的非稅收入因脫離了預算監管體系,而儼然成為各級地方財政的“無本之利”,進而成為行政部門與企業實體爭利或者巧取豪奪的主要渠道。
統計顯示,國內一般競爭性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只有3%-5%,且平均壽命不足三年。顯然,中小企業微薄的利潤空間與脆弱的生命力著實讓人唏噓,在夾縫中勉強度日已成為其生存狀況的寫照。
可以想見的是,一旦實體領域對資本的吸引力愈來愈小,那么整個經濟將會因失去根基而成為一座空中樓閣。去除各種違規收費,降低企業隱性成本,包括為中小企業松綁,已然成為相關部門的“必修課”之一。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中小零售經營者:兩會我們想對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