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到了,盡管節日只有短短一天,但各大商家的促銷廣告卻已經持續了一周甚至更長時間。
記者采訪了解到,當下溫情節日被過度商業化,不少消費者甚至坦言為“綁架消費”。作為弘揚孝順、關愛母親的重要日子,如何才能去過度商業化,回歸節日本質?
商家“溫情出招”盡孝心要舍得花錢
安徽省合肥市繁華大道的一家大型商場內,“母親節新款涼鞋6折、新款女單5.5折”“女性商品限時5折”“母親款系列特惠268”等海報琳瑯滿目。在一家飾品店柜臺前,店員向經過的顧客強烈推薦:“母親節到了,給媽媽買個項鏈吧,多有孝心!”該店員表示,這一周飾品非常走俏,“以前一天頂多賣十件,最近每天賣掉的手鏈、項鏈加起來有四十多件,都是給媽媽買的。”“小時候,教我們牙牙學語,每天給我們梳洗打扮,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們。如今媽媽老了,整天還在操持著家里的里里外外,母親節到了,送這個做家務神器,讓媽媽以后翹著二郎腿做家務,徹底從家務活里解放出來吧!”這樣一番深情的話語,早在母親節前就出現在了淘寶網的宣傳欄上,“母親節送媽媽一份家務神器”成為響亮的口號。
這樣溫情、更煽情的廣告充斥著各大電商平臺。“母親大人有禮了”“感恩媽媽”“媽媽,我們去哪兒”……京東商城也打出了各種促銷廣告,早早過起了節日。
作為時下最熱門的社交軟件之一,微信平臺上的熟人代購們也是忙得不亦樂乎。今年28歲的章敏平時熱衷于買代購商品,因此在微信上關注了近10位做代購生意的朋友。臨近母親節,不停刷屏的促銷信息讓她不得不取消了部分關注,“廣告語一個比一個煽情,意思基本都是:送母親的一定是最好的,盡孝心要舍得花錢之類。可有些顏色鮮艷的彩妝根本不適合母親們,這種推銷實在讓人煩透了。”
不買禮物就是不孝?買不合意還添堵
在買母親節禮物的群體中,不少人坦言“是被母親節給綁架消費了”。今年26歲的北京市民小朱去年結婚,今年母親節還沒到,丈夫看到網上、手機上、商場里鋪天蓋地的母親節促銷活動就催促她替婆婆挑個禮物。“以前母親節給媽媽買東西她每次都說不需要,后來就不刻意在母親節買了。這次是給婆婆買,就更難了,買便宜了怕老公不高興,買得不合適、買貴了又怕婆婆說我亂花錢。”小朱十分苦惱,“要不是商家這么大力宣傳,趁周末一起去吃個飯也可以過個很好的母親節啊,商家這樣趕鴨子上架制造出不買東西就不孝順的氛圍,總讓人覺得心里不舒服,而且東西也沒見便宜多少,說到底,商家還是為了自己賺錢。”
類似的例子并不鮮見,這種被綁架的消費更多是“面子消費”。合肥市民葛立是一名職業婚慶司儀,忙著奔波于各大婚禮現場的他直到母親節前三天,才在女友的提醒下想起節日,“實在沒時間去商場選購,可不買不行啊,現在廣告做得這么厲害,似乎不買就是不孝。”在女朋友的幫助下,葛立在某知名電商平臺給母親選購了一款老年手表,并選擇用加急快遞寄回老家。“一天半就到了,可質量有問題,根本不像宣傳的那樣防水,媽媽帶著手表洗個臉,指針就不走了。本想著買禮物敬孝心,沒想到盡添堵。”記者發現,由于禮物不合母親心意,并不是所有母親都能欣喜接受。安慶市樅陽縣盛霞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兒女們畢業后都留在大城市工作。臨近母親節,她收到女兒的禮物,“是一個錢包,標價800多塊錢呢,你說我一個農村老太太上街買菜,哪里用得著這么好的?有這錢給家里添置個東西更實用,要不買個車票回家看看也好啊。”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分析指出,現在每到節日甚至還未到節日,商家就將節日作為推銷各種商品的大好時機,由于商家的大肆介入、過度包裝,也往往使得原本溫情的節日變了味道。
夏學鑾認為,母親節應該是感恩、孝心的節日,過度商業化會沖淡感恩的氣氛。母親節不是大張旗鼓、制造氣氛的節日,而是孩子孝順母親的具體、實在的節日,可以回家給母親干點家務、梳梳頭,最細微的做法最能體現出孝心。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院長范和生教授分析認為,如何在濃厚的商業化氛圍中保持節日的獨立性很重要。母親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和贊揚全世界的母親,因此,節日活動不能僅僅停留于送禮物,甚至攀比禮物。
范和生建議,在母親節期間,相關社會組織可以多多舉辦一些愛心活動,讓更多家庭參與其中,了解節日本身意義,通過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弘揚孝道的氣氛,才能更好傳承節日文化本身。
專家:過度商業化將弱化文化傳承
本地商家打公益牌
5月11日是母親節,記者了解到,不少商家通過這個節日進行品牌形象塑造和公益促銷,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5月10日上午,石家莊益元百貨特別邀請某大型親子活動到該商場進行路演,由施恩奶粉提供的育兒專家為到場的年輕媽媽進行免費育兒知識解答,他們還在現場還舉辦了各種親子互動游戲,吸引了眾多社區家長帶小朋友參與。北國商城則聯合河北蔬樂惠公司在廣場教來購物的媽媽們用廢棄的菜葉、紅糖、水制作“無公害環保洗滌靈”。
城市里的媽媽需要關注,遠在深山的老媽媽們也需要關愛。5月10號一大早,石家莊藏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一行人到平山縣陽光敬老公寓看望這里的50多位老人,并帶來了米、面、食用油等最為實用的慰問品。
在母親節向母親致以節目的祝福,你選擇怎樣的方式?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母親節,傳統的送花方式依舊是一種大眾選擇,各大商場陸續推出打折促銷或禮品饋贈等活動,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此外,為母親買一些實用小禮品或是購買一份理財產品,也成為兒女們在母親節盡孝心的新選擇。
小家電、化妝品等最搶手
近日,記者走訪了省會各大商場以及專賣店,小家電、首飾和化妝品成為眾多人主打的購買選擇。“以前我都會買一束康乃馨,但拿回家后總被念叨花了冤枉錢,所以今年打算給我媽買一臺榨汁機”,正在家電商場選購禮品的石家莊市民孫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該商場的導購員介紹,現在的榨汁機不僅可以做水果汁還可以做蔬菜汁,并且操作簡單,一學就會,對于老年人來說也不是很難,因此成了很多人傾向購買的一份心意。昨日,在另一個家電商場,市民宋先生一邊體驗按摩椅墊一邊和妻子說道,“我覺得買這個挺好,對媽的頸椎病有幫助。”記者看到,這家按摩椅專柜貼出了“為母親送健康”的優惠廣告,買按摩椅墊還會贈送一個足浴盆。據介紹,像這樣的按摩椅售價比較高,按摩椅墊也要兩千多,平時基本上很少有人購買。這家商場借母親節的“東風”推出了優惠和饋贈活動,吸引了很多要為爸媽購買禮物的兒女,這幾天銷量很不錯。
除此之外,一些年輕時尚的兒女還會為母親選購化妝品,其中眼霜最受歡迎。
新型理財產品成新寵
母親節,購買理財產品成了新選擇。各大銀行爭相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助力“孝心經濟”,并且在門口顯眼位置貼出相關理財產品的辦理及收益情況。記者了解到,多家銀行相繼推出了母親節的專屬產品,。“本來是想辦理其他業務,但是看到有針對母親節的理財產品,就幫媽媽辦一個,算是表表孝心。”在一家銀行柜臺前,務市民李女士對記者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母親節遭過度商業化